失去双手,却成脱贫“好手”

日期:2020-09-14 浏览:3479
字号:
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分享到:

罗旭,泸县奇峰镇宝丰七社村民,肢体二级残疾。1983年,因意外失去双手,从此以臂为手。他迷茫过、绝望过,但最终内心的强大意念促使他勤劳奋斗,脱贫致富。

失去双手的罗旭

1999年在村、社干部的帮助下,罗旭到泸县人民医院做了残疾鉴定,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,并从2009年开始享受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助政策。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关心关注,让他鼓足了生活的勇气,决心开始学做简单的劳动。在父亲去世后,两个兄弟外出务工,他便主动担当起照顾母亲的责任,依靠种菜卖菜维持母子俩的生活,并在兄弟外出务工的同时,帮忙照看他们的房屋和子女。

2014年,罗旭经过精准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在镇村干部引导下筹备通过简单劳动发展养殖业。

2015年,奇峰镇党委政府通过申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,精准施策,为罗旭提供产业扶持,免费发放一头猪仔。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步,罗旭又自己出资购买了一头猪仔。从此开始了养殖生涯。2015年底,罗旭养殖的两头猪出栏上市,一共卖了2000多元。

有了第一笔运营资金,罗旭发展养殖产业致富的信心更足了,开始认真规划如何扩大养殖规模。2016年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养鸭培训,领取鸭苗50只,并购买了一头母猪仔,就这样,通过不断良性循环繁殖,罗旭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,在2016年顺利实现脱贫。

鼓起来的钱袋子让罗旭对未来充满干劲,2017年,罗旭增加养殖品种,在保持2头母猪繁殖的基础上,同时饲养鸡、鸭,出售鸡、鸭200多只,出售10余头大猪、20余只猪仔,增收3万余元。2019年罗旭继续拓展养殖内容,承包宝丰村7社鱼塘9亩,投入1000多尾鱼苗,全部采用清水养殖,收益甚好。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先后出栏生猪15头,出售猪仔20只,收益近10万元。在2020年,罗旭获全省脱贫攻坚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

从2019年开始,罗旭将自己繁殖的猪仔低于市场价卖给周边贫困户,用自己学来的养殖技术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,引导他们迈出了脱贫致富的步伐。

不等不靠,勤劳奋斗,这就是罗旭的致富法宝!